去年巴黎奥运会首次增设马拉松大众组项目,向各行各业的跑步爱好者敞开了马拉松赛道,18至80岁不同身份的跑者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这一举措彰显了马拉松作为一项全民运动的独特魅力,更突出了低门槛、高参与度的特点,鼓励人们通过挑战自我来展现坚韧积极的生活态度。
听不懂"撞墙"、"关门兔"?难怪你被拉爆!如果你也被马拉松这项运动圈粉,那下面这些马拉松术语,你一定要来了解下啦!

全马:全程马拉松,距离为42.195公里,相当于绕400米的操场跑105圈,是一项考验人体心肺耐力、肌肉耐力和能量系统极限的耐力运动。
关门:指比赛截止,赛事方在固定时间点停止计时,回收补给站,开放道路交通。时间一般为6小时(配速为8:32/公里),超时可就没有完赛证书和奖牌哦。
半马:半程马拉松,距离为21.0975公里,是全马的一半,关门时间也为3小时;相比全马,通常速度更快、心率更高,更考验身体的乳酸耐受能力,同样适合新手作为参加全马赛事的过渡。
PB:Personal Best,即个人在某项运动中获得的最好成绩。要想每次PB,除了实力的提升,赛道的爬升与当地的气温也是考虑因素哦。

兔子:由实力强大的跑者担任的配速领航员 ,他们以稳定的配速帮助其他选手实现目标。官方指定的“官兔”🐰起步时间为300(3小时0分0秒完赛),每隔15或30分钟为分段, 600的则为关门兔。兔子们会穿着显著的“兔子装”、头顶飘着醒目的配速气球。

而许多高水平选手为了冲击更好成绩,还会私人聘请“私兔”来协助领跑。马拉松之王基普乔格的“破2”壮举,正是倚靠多达41位顶尖兔子轮番上阵,以7人一组的V字防风阵型,最终创造了人类马拉松史上首次跑进2小时以内这一奇迹。
撞墙:指的是马拉松完成30-35公里或3-3.5小时后,体内糖原消耗殆尽,身体转用脂肪供能,转换不顺时,感到浑身乏力的一段时期。
出发区:为避免起跑拥堵,赛事组委会根据选手过往成绩将其分入A-D区,各区分枪(间隔数分钟)起跑或主发令枪响全区同时起跑。没有完赛成绩的选手通常分到最后的D区,更低门槛的E、F区(如5~10公里的微马、欢乐跑)则单独出发。部分赛事还会设特邀精英选手的S区(最前排),但要求最严格(如禁戴耳机、强制装备检查)。

枪声成绩:枪声成绩🔫指发令枪响到选手冲线的总用时;净成绩又称芯片成绩,则是选手从起点计时地毯到终点的实际用时。由于分区不同,靠后出发的选手枪声成绩通常会长于净成绩。赛事通常按枪声成绩判定前几名,让冠军在冲线那一刻就能诞生,而不是等所有人完赛后再根据净成绩计算,既提升观赏性,也鼓励选手竞争与超越。其余选手则按净成绩排名,确保成绩公平。因此,具备领奖台实力的选手通常会申请至最靠前区域。

补给点:赛道沿途每2.5-5公里设有物资补给站💧,以帮助选手顺利完成赛事。通常前段提供水和功能饮料,中后段增加香蕉、能量胶、盐丸,以及当地特色美食。部分赛事的补给丰盛得像“流水席”,让选手在奔跑中享受当地的热情与风味。
了解了这些马拉松黑话,是进军马拉松圈的第一步!后续还有更多跑步相关科普与大家分享。如今又到了下半年马拉松的报名季,热爱跑步的小伙伴,你报名了吗?
不管你有没有参加过马拉松,先给你们一点激励福利!晒出5公里以上的任意跑步成绩截图,随机抽取3位分别获得大容量运动水壶 vivoLife1个。(2025年7月29日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