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
  • 圈子
圈子 V粉家园 帖子详情
它们为何成了回忆的符号?
文雅柠檬那么美丽
畅聊组电脑版
V粉家园

那些曾塞满家家户户角落的老物件,比如搪瓷缸、缝纫机、黑白电视机,如今已难觅踪迹。它们曾是生活的必需品,见证了一代人的日常,为何会悄然退出历史舞台?

从餐桌主角到收藏架展品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搪瓷缸是每家每户的标配。它厚实耐用,能装热水、盛饭菜,缸身印着的 “劳动最光荣”“先进工作者” 等字样,还藏着主人的骄傲。但随着不锈钢杯、塑料杯的普及,搪瓷缸易磕碰掉瓷、重量大的缺点凸显,逐渐被轻便多样的替代品取代。如今,只有在旧货市场或老人的收藏里,才能见到这些带着岁月划痕的搪瓷缸。

从 “三转一响” 到闲置角落积灰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缝纫机是 “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的重要成员,是姑娘们嫁妆清单上的 “硬通货”。母亲们踩着缝纫机,哒哒声里缝补全家人的衣物,甚至能改出时髦款式。可当成衣价格越来越低,网购服装一键送达,手工缝制的性价比骤降,缝纫机慢慢成了客厅角落的摆设,最后被收进储藏室,被吸尘器、扫地机器人等新家电替代。

从全村围观到电子垃圾站常客

上世纪 80 年代,谁家有台黑白电视机,晚上准会被邻居围得水泄不通。《霍元甲》《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响起时,屋里屋外满是看客。但随着彩色电视、液晶电视、智能电视的迭代,黑白电视机模糊的画面、有限的频道彻底失去竞争力。它们大多被当作废品卖掉,拆解后的零件成了电子垃圾,只有少数被博物馆收藏,成为时代的标本。

你家里还留存着哪些老物件?它们背后有什么故事?

发布时间 7月11日 16:35
安徽
226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