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
  • 圈子
圈子 随拍影像馆 帖子详情

不止于大,全新视界!vivo X Fold2一百天使用体验分享!
丨喵總
vivo创作者电脑版
随拍影像馆
折叠心动时刻

过去两年时间里,折叠屏这股风突然就吹了起来,不只是左右开合的大折叠,也有越来越多复古翻盖造型的小折叠涌现出来!仔细算了算,在这场新形态的科技军备竞赛里,vivo一直是最晚入局的那家大厂,一年前才推出X Fold大折叠、一百天前才推出X Flip小折叠。

如今X Fold系列经历了1.5代和2代的更迭,新款的X Fold2也面市百天有余,即便它不是身形最小巧的、也不是重量最轻的,但却让我改变了“大折叠太鸡肋、几乎不会打开用”的刻板印象,今天就分享一下我这三个多月的使用体验吧!


※ 设计已具传承,配色引人注目

拿着X Fold2经常会被人夸“你这手机挺好看”、“这是啥牌子的折叠屏”、“vivo也有折叠屏啊”,诸如此类,一方面反映出外观确实很吸睛,在这个只靠后背做点文章的枯燥设计时代,能让人眼前一亮也算是一种成功!另一方面也说明折叠屏依然是一块小众市场,无论是宣发还是销量,都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和竞争机会。

从X70开始尝试新设计,到X80、X90统一风格并明确“天圆地方”的旗舰设计语言,作为X产品线的折叠之作,无论是X Fold系列还是X Flip,都很巧妙地传承了这种设计。尤其是今年各品牌都因为大底主摄的普及而将“圆形”引入产品设计,vivo的非对称也没有失去自己的辨识度,毕竟ZEISS小蓝标和T*镀膜是妥妥的专属标识!


※ 够大但不够轻,负重如何前行

在体验了市面上多款大折叠手机后,300g左右的负重感一直是让我非常难以接受的最大痛点,同类产品要么大而重、要么小而厚,直到今年市面上出现了又大又轻的新品,原以为X Fold2也会跟进并在“减重”方面大有进展,没想到相比X Fold+只有-10%的程度,甚至还砍掉了潜望镜头,多少有点失望。

所以实际上手之后,我也是仔细对比了两代产品之间的变化,小幅减重+关键组件升级,体验方面的变化还是非常明显的:

直观来看,都是可以提升日常使用体验的一些升级变化,但我平常创作确实对潜望拍摄的使用频率比较高,希望下一代可以用广角换一颗大底高倍潜望。


※ 愿意打开用,才是真价值

如折叠机概念所宣传的,打开是块小平板、视野更大、操作更方便,合上是部普通手机、单手更习惯。但基于我以往的使用体验来说,想打开折叠屏的欲望真不大——

一来经常在电脑旁边,或者是在路上,更多时间都是使用外屏来当一部“很重”的普通手机。

二来使用场景比较挑剔,看视频无论横竖都不能填满,多窗口多任务操作的机会并不多。

所以当你读到这里的时候,很有必要停下来思考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需要一部折叠屏手机?!

事实上,今年恢复了正常的高频出差之后,我发现X Fold2可以很好地完成一些“不用非得掏出笔电”的轻量工作,尤其是在高铁上、候机厅处理邮件、做数据收集统计、修图剪辑的时候,这块“小平板”搭配快捷分屏操作就真的方便极了!

更大也更方正的屏幕视野在阅读方面的优势还是很明显,改稿编辑以及做一些灵感速记确实比笔电要灵活高效。

新推出的PC远程控制模式对我来说还是非常有用,一方面加强了跨屏协作的深度,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远程帮家人检修电脑系统、程序软件的问题,很有关怀的味道。


※ 影像小幅降级,体验依然够硬

正如前面所言,不得不承认X Fold2确实在影像配置上是有所降级的,但终归是瑕不掩瑜,我还是很(bu)乐(de)意(bu)带着它走到哪就拍到哪儿。

毕竟这颗5000万像素的IMX866搭配自研的影像辅助V2芯片在一众大底CMOS里依然非常能打,何况同为X产品线,vivo把X数字旗舰的影像算法毫无保留地延伸至X Fold2,尤其是人像算法真的非常顶!

放一些日常的随手拍,非专业影像人士,看看就好——

如果是第一次上手vivo X系列的话,影像方面的蔡司风格、地平线防抖、8K级超清录像、多视野同录等玩法还是非常实用的。

再念叨一句,如果能用超广角换一颗潜望镜头的话,我觉得就真是圆满了!


※ 开合之间,悬停可玩

X Fold2采用的航空级水滴铰链可以实现60°-120°区间的静态悬停,从而变身成为类笔电造型或帐篷造型,一方面可以充当稳定的支架来辅助拍摄、舒适观影,另一方面也能开启台历时钟来装饰桌面。

就我个人的实际感受来说,折叠屏的悬停状态确实必不可缺,但是应用的适配却任重道远,目前适配比较成熟的还是多媒体类的应用,相当于将悬停的内屏一分为二,一半作为显示界面、另一半作为操作界面,逻辑上有点类似双屏笔电的意思。

还有很多系统级或者第三方应用并没有针对悬停模式进行适配,主要还是逻辑设计和工作量的问题吧,再一个就是悬停模式的实际使用率还是不大,最主要的用途大概就是拍摄和观影,其它场景少之又少。


※ 一百天的综合感受

从一开始觉得赘手,到现在已经完全习惯这种“分量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性能方面确实没什么短板,相比于玩游戏,我更多时候还是用X Fold2来处理一些办公、剪辑、修图事务,大大减少了我掏出笔电的次数。日常出差的话,支撑整个白天的使用毫无压力,经常是用120W闪充回血10分钟就够用了,我也越来越能Get到折叠屏带给我的商务红利,给它打个80+的体验分还是比较客观的。

对于下一代我也有一些期待,可以牺牲一点电池来减重15%-20%,毕竟充电够快就不慌,千万千万要把潜望镜头给加回来啊!

发布时间 2023年9月1日 10:35
山东
2.0w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