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
  • 圈子
圈子 OriginOS 帖子详情
关于原子笔记的一些思考
反方向の风
电脑版
OriginOS

最近OriginOS5进入内测,OriginOS4的发布仿佛就在昨天,回想起原子笔记作为OriginOS4一个亮点进行发布,原子笔记一路从内测到现在的轻度高频的使用,最近一直在思考原子笔记的现状,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定位?它对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用户群呢?都有哪些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来用你。


定论:

现在的原子笔记还是没有脱离手机自带的备忘录和记事本,可以说是一个高级一点的备忘录和记事本。


现在的原子笔记的用户人群分成两类,一类是传统用户,核心场景还是当做记事本使用,另外一类就是我这样的,当做轻量化OneNote去使用,同时结合待办进行工作和个人生活的强协同。但凡涉及更深一点的使用我相信更多的人会选择印象笔记、腾讯文档、甚至wps、石墨之类。所以在产品定位上对比市场上其他可替代产品上就显得不伦不类,每每深入使用的时候就特别痛苦和让人难受,在这里也做个调研有多少人在使用原子笔记,用来做哪些场景的工作?



原子笔记的未来何去何从?

定论:

未来原子笔记转变应该在满足在线文档功能的基础上、逐步转向基于AI能力的个人知识管理为主线,支持轻量化以团队为主的知识协同为辅线,寻找更精准的用户一起成长(这当然需要原子笔记团队和用户有足够的互动,之前提了几个反馈建议石沉大海),当然,当下最紧急重要的应该是支持 Markdown 的富文本编辑。然后兼容office,让用户把 Office 文件传到原子笔记,然后通过预览让用户可在线阅读文件,解决文档在线化的大部分用户需求。


为什么要支持 Markdown 的富文本编辑?

大部分写有笔记行为的人群,都具备或者习惯用 Markdown 编辑器来写文档,如果原子笔记可以在线支持Markdown语法,这点就可以吸引一大部分人员使用,同时原子笔记的呈现方式指数化提升,这是很大一个亮点,当然这也是脱离手机记事本和备忘录的开始。


为什么要成为基于AI能力的个人知识管理为主线轻量化协同为辅的产品?


目前市面大部分产品都是以记录为中心的产品,如OneNote和有道云,其中一小部分是以记录和整理为加分享~

现在信息获取的方式呈多样化、碎片化,即时能够记录起来是杂乱和破碎的很少人有耐心进行整理归纳,但是现在有了AI和蓝心小V的加持,完全可以进行自动化的归纳整理,形成个人知识库,~举个例子,读书笔记;平时做碎片化的记录,后续通过AI对个人和书籍的理解形成读书笔记。将形成的读书笔记通过权限(只读/编辑)+评论的方式进行分享或协同,逐步形成生态。


写在最后:

原子笔记在工具领域,在垂直领域做深做透,会更有机会。目前大量APP,都开始走向存量竞争时代,这时拼的是垂直专业度,拼工具是不是能够做到专、精、深。当下在线协同经过疫情的催化,逐步成为趋势主流。但是真正愿意在工具产品聚焦某一个垂直领域去做的,还太少。原子笔记基于OriginOS庞大的用户群体,聚焦小领域,去做深做透,原子笔记在手机系统中独树一帜,成为内外部明星产品不是没有可能。


其实想写的更多~但也甚至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慢来~一起加油

最后来个投票:

你在使用原子笔记吗?
完全没有
5
轻度使用,只在手机端做记事本使用
27
深度使用,手机端+pc端深度使用
8
用过,但是我有更好的产品替代
1
我不知道有这个产品
0
已有41人参与,投票已结束




发布时间 2024年9月20日 22:45
江苏
13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