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
  • 圈子
圈子 X系列 帖子详情
转载:vivox90Pro+的 “远焦演进之路”
甘肃天为谁春
vivo X70 Pro
X系列
vivo X90系列

远见·明晰:vivo X90 Pro+的“长焦演进之旅”


一贯坚守全焦段影像的vivo,在X90 Pro+身上带来了迄今升级幅度最大的长焦呈现

近来刷到一则vivo X90 Pro+对比卡片机的视频中不出意外地点燃了手机用户与相机拥趸者之间争论的“固定环节”,其中不少“唯器材论”网友在对线中照例搬出了“手机定焦”不如“卡片机变焦”的论调,显然他们对于移动影像的认知还停留在过去某个遥远的时间点。先不说摄影圈本就一直有“狗定胜牛变”这一说法——即单论画质而言哪怕廉价的定焦镜头要胜过昂贵的变焦镜头(比如50mm F1.8镜头画质一般要优于24-70mm F2.8镜头);而且vivo X系列历来也是相当激进的移动影像“全焦段”先行者,即便在多摄退潮各家纷纷砍掉长焦的2021与2022年,vivo X系列依然确守着从超广角、广角主摄、人像到潜望长焦的四摄“全焦段”规格。更勿论在vivo X90 Pro+上长焦规格更是经历了自vivo X30 Pro以来幅度最大的一次升级,从800万像素的Hynix Hi847跃升至全新6400万像素的OV64B,vivo X90 Pro+也因此拥有了市面最佳的长焦画质。


而vivo也并未满足于单纯的硬件更新,通过全新的V2自研芯片,vivo终于有机会解决长久以来困扰手机长焦体验的拍不清和拍不稳这2个问题;并且将长焦的放大倍率从以往的5X挪至紧接人像的3.5X,赋予了这颗长焦在人像与人文创作上更多的可能性。




卡片机确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承载过普通用户对于生活记录与影像创作的需求,但已经补齐最后一块拼图的vivo X90 Pro+早已志不在此。正像vivo在发布会上说的一样:“vivo X90 Pro+不仅要做大部分用户的主力相机,更要成为专业摄影师的备用相机”。


vivo对于多摄/多焦段的探索可以追溯到2018年的vivo X23,后置1200万主摄+1300万超广角第一次在国产主流机型中普及了超广角双摄,迈出了移动影像多焦段探索实质性一步;随后的vivo X30 Pro在此基础上在后置进一步增加了第三枚50mm专业人像镜头与第四枚潜望式长焦镜头,成为国内首部开售的潜望式长焦镜头的5G手机——自此长焦正式成为vivo X系列影像表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带来了彼时少有的60倍超远变焦能力,而且首次尝试潜望长焦就追上了彼时第一梯队的成像素质、视频拍摄可用性和防抖能力;而在vivo X70 Pro+上,vivo为长焦端引入了14bit SuperRAW,给硬件基底不佳的800万长焦带来的明显提升成像画质,我在X70 Pro+的评价里曾经说过在引入SuperRAW之后这颗800万长焦的底子差不多已经被榨干了,实现了远超普通800万像素传感器所能带来的长焦画质。




不过vivo X60到X80系列连续三代长焦传感器架构的“相对稳定”也让一些用户对蓝厂X系列的超大杯的影像迭代“有所不满”,所幸到了 X90 Pro+这一代,整个传感器“大进步”:不仅用上了IMX989蔡司一英寸T*主摄,2X有了新的5000万传感器IMX758,长焦也换成了已经在华为产品上被验证过的可以提供良好长焦成像素质的OV64B。因为无法比肩主摄的成像素质与严苛的防抖要求此前我们曾听到不少“长焦无用论”,显然vivo对此也是思虑良多,并基于全新的V2自研芯片,带来了能突破光学极限实现超清长焦的“超清画质引擎”与“Ultra Zoom EIS技术”。在超清画质引擎上vivo携手光学巨擘蔡司联合研发了全新的蔡司光学超分算法,提高5X以上焦段35%的解析力表现;Ultra Zoom EIS则是一套综合的长焦防抖技术,包含了可以检测抖动的IMU惯性测量单元,OIS光学防抖与EIS电子防抖,通过IMU检测手机抖动,根据抖动结果让OIS/EIS进行相应抵消,可以抵消20X以上倍率的抖动,即便手持也可稳定运镜。凭借着全新的长焦传感器、超清画质引擎、Ultra Zoom EIS,vivo X90 Pro+实现了较前代产品有着“飞跃式”进步的长焦体验。



实际上,vivo X90 Pro+的长焦表现完全是主摄级的——鉴于搭载OV64B做主摄的机型一般也不是什么强调影像的产品,所以甚至可以负责任的说X90 Pro+的长焦画质几乎是优于所有的OV64B主摄机型的。它的3.5X长焦可以在3.5X-7X(也就是两倍于长焦自身的物理焦段内)实现极佳的成像素质,甚至在5X焦段上能够和竞品更高规格的传感器一拼,配合人像模式以及超级夜景的算法,这颗3.5X长焦也有极佳的人像和夜景呈现,尤其是夜景,好到让你误以为可能是主摄拍摄的地步。


12X长焦+肖全滤镜拍摄的照片



另外,在此前放出的样张微博下的评论中有不少网友表示X90 Pro+的长焦比主摄、2X还要再清楚一点……没错!vivo X90 Pro+这颗长焦的默认输出是1600万像素,而主摄和2X的默认输出是1200万像素。高像素传感器的基础上,辅以包含蔡司光学引擎在内的超清画质引擎,以及在vivo X60系列上就被引入的“摇摇乐”超清像素位移功能——此前“摇摇乐”被媒体反映“感知不强”时vivo就解释过这个功能需要在数码变焦的时候才会生效,如今在长焦端终于有了用武之地——vivo X90 Pro+的长焦基本上在7X的范围内能保持极好的成像素质,在7X-10X的时候(超出了全像素裁切的焦段范围)也不需要通过狂加锐化来增强其“清晰度观感”,放大之后画面线条边缘也没什么描边现象,在10X焦段甚至都比上半年的长焦王者三星的S22 Ultra的成像更为明锐清晰。可以说,相较于此前几代vivo X系列的800万像素长焦需要“锐化”提升“清晰度观感”的做法,X90 Pro+已经完全不需要通过算法加锐化来让其看起来更清楚。它的成像观感就和之前的我的微博下面某条评论一样“看起来很锐,不太像手机拍摄的”,这里的锐,是光学清晰度线数的锐,而不是算法里的“锐化”。辅以Ultra Zoom EIS长焦防抖技术带来的相当“不长焦”的高成片率,带来了此前少有的“既清又稳”的长焦体验。

vivo X90 Pro+ 14倍长焦样张


除了主摄级的长焦画质之外,vivo还一视同仁为X90 Pro+的长焦提供了主摄级的影像功能:vivo对这颗长焦镜头和一英寸主摄一样,一视同仁的标配了14bit SuperRAW的支持,只要你能找到一个放稳这机器的地方,它就能拍出一张完全超出你对于“手机长焦拍照能有的画质”之外认知的照片。加上这次的SuperRAW可以进行手动的ISO/曝光时间设置了,专业摄影师完全可以拍出相机级画质的长焦照片——而长焦端这个功能的支持,目前在其它家的手机产品中没有看到。其次此前因为缺少参照镜头的5X长焦上无法实现计算虚化的蔡司镜头包功能,也因为3.5X长焦的加入而弥补了遗憾,vivo X90 Pro+的长焦镜头终于支持蔡司人像镜头包,且一并支持六种蔡司风格人像,也让这颗3.5X长焦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一颗表现优异的90mm人像镜头,这也是vivo将其称为“蔡司双焦段人像镜头”的原因所在——这一点在我为宝宝拍摄满月照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他包括运动抓拍模式、超级月亮模式、夜景模式、4K60帧摄录、延时摄影、6400万高像素模式也毫不吝啬一应俱全。vivo X90 Pro+的这颗3.5X长焦完全是“主摄级功能待遇”,打破了传统观念里“长焦就是副摄”的刻板印象。

使用 SuperRAW 模式拍摄的长焦夜景照片

运动抓拍模式+3.5X 长焦拍摄的样张

3.5X长焦“超级月亮”之地景月亮模式

3.5X长焦人像模式照片

其实作为一个手机摄影的爱好者,看到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许多品牌对于长焦的逐渐漠视就略感惋惜,之间更有甚者言之凿凿地表示因为用户“长焦使用率不高”而将其直接取消。我可以理解产品定义背后的地缘、成本、供应链的变化与波动,但也深明长焦对于影像创作不言而喻的重要性,而且如果连一个令人满意的长焦焦段都没有,又如何有底气称自己为一部合格的影像旗舰呢?


在这个背景下,将影像作为极致追求的vivo X系列不仅逆“潮流”而行,一直坚守“全焦段影像”,还将长焦能力的提升作为vivo X90 Pro+影像能力升级的重中之重,带来了迄今表现最好的OV64B这颗“主摄级”长焦,通过超高像素与V2自研芯片,以“超清画质引擎”与“Ultra Zoom EIS技术”解决了高倍率数码变焦的画质损耗与成片率问题,赋予了vivo X90 Pro+ 3.5X-7X媲美主摄的长焦画质,也让7X以上的超长焦有着不俗的可用性,而这,也成为了X90 Pro+真正可以替代同价位一英寸卡片机的原因之一;将5X长焦改为3.5X长焦也体现着vivo对于用户习惯的贴近与洞察,不仅拓展了长焦的使用场景,也能提高用户的创作欲望与使用频率;至于vivo对于X90 Pro+长焦的“倾囊相授”,为其配备SuperRAW、蔡司镜头包、运动抓拍模式、夜景模式等同样是主摄级的影像功能,为长焦创作提供了同档长焦罕有的丰富功能,也是进一步构建X90 Pro+长焦体验的最佳注脚。

还是在开篇那则对比卡片机“热闹”的评论区中,有一位网友如此说到:“手机摄影最大意义就是降低了摄影的门槛,只有更多的摄影才有更多的世界被记录,而记录恰恰是一切艺术的起源”,所以一部好的影像旗舰,就应该像vivo X90 Pro+一样,无论远近,都能随时随地明晰远见眼前的一切,成为记录与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声明:样张没有搭配好,属于本人问题,与原创作者无关。


发布于 北京

发布时间 2023年1月12日 14:31
甘肃
386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