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匆匆流逝,又是一年辞旧迎新。此刻的你,也许是满身疲惫但又心怀憧憬,又也许是心系远方,思念故乡。我时常有这种时刻,不知道手机前的你也是否一样,加班到夜色渐浓,走出单位的那一刻,下意识的仰起了头活动活动僵直的颈椎,吸一口深冬的凉气,一睁眼,寥寥几颗明星透过城市的霓虹倔强的闪烁着。彩舟云淡,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不知道我们已经远离了这样的景色多久了,不知道我们已经疏离了这片宁静的夜空多久了。相信也有很多朋友一直对拍星星这件事情很感兴趣,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如何用手机,从前期准备到拍摄的整个过程。

首先一次成功的星空拍摄,最最重要的因素,当然也是最不可控的因素,就是天气。理想的拍摄天气,应该是晴朗无云,空气通透干燥,这样即使我们拍摄出了问题,用眼睛也可以捕捉到很多美景。其次,决定我们观测或者拍摄到更多星星的主要因素是城市的光污染。我们可以通过Planit巧摄,或者莉景天气这些APP查询你所在的城市的光污染程度。一般还是推荐在城市近郊,或者远郊一些森林公园,水库等地,比较理想,能到达暗空等级三级或四级最为理想,当然等级越低越好。

(莉景天气可以查询分时天气变化以及光污染情况)

(功能强大的巧摄可以查询光污染情况,同时也可以查询日月升降,以及各种星象的方位)
接下来,我们要准备一个最重要的硬件,就是三脚架。拍星星的核心要义,就是一个字,稳!由于星空拍摄同时也是夜景拍摄需要几秒甚至十几秒以上的长曝光,稳定的三脚架能帮助我们最大程度的降低抖动导致的虚焦以及星点的抖动。同时需要一个将手机固定在三脚架上的手机支架。

准备好硬件,我们就要进入到拍摄阶段。跟其他题材不同,我们很难仰仗于vivo现有的AI场景识别以及算法去运用于星空拍摄,所以我们需要将手机相机调到专业模式。


专业模式的曝光度主要由快门速度(S)以及感光度(ISO)决定。因为星星是光线较为微弱的点光源,所以为了让拍出的星星更亮,我们经常采用长曝光也就是快门速度(S)在15-20秒的拍摄方法。在我们使用单反或微单拍摄星空时我们常遵循400或500法则,意为用400或500除以你所使用的镜头焦段数值即为快门速度。超过这个得到的快门数值我们拍摄的星星就会拖线,就不是星点形状而是星轨形状了。但是在使用手机拍摄时,经过我多次实践实验,快门速度并不完全遵循400或500法则,有时最大30秒也可以还原点光源的形状。所以我们可以将快门速度设置为15-20秒然后依据实际出片情况进行调整。
说完了快门我们再说感光度(ISO)。如果说快门速度是采用物理方法积累进光量来提升画面的亮度,那感光度就是用化学方法提升照片的亮度。但是,化学方法所带来的亮度提升就伴随着一定的牺牲,也就是噪点。所以我们还是将感光度控制在800-1600之间为最好。在同等条件下,感光度越低画质越好。
白平衡(WB)用于调节画面的色温,有时城市光污染较重,可以尝试着调整白平衡模式来修正画面的色温。
对焦模式也是较为关键的一个选项,不过也比较简单。一般我们在拍摄星空时可以直接将对焦条拉到最右端,也就是将焦点移到最远处。

曝光补偿(EV)其实是一种变式的自动调节,我们在调节曝光补偿时不难发现,快门速度和感光度都在变化。所以曝光补偿的变化根本上还是快门和感光度的变化。所以在我们手动调节快门速度和感光度时,一般不需要调节曝光补偿。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按快门的时候一定要轻轻的点,不要用力怼。。。不然手机晃动很大的话也会造成虚焦。
如果想要拍摄星轨的话我们可以选择延时摄影选项中“夜空中移动的星星”选项,点击快门,时间越长,获得的星轨越长。


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得到一张完美的手机星空照片啦。下面给大家贴一些我拍过的图以及拍摄参数,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